争议止步,决策新生:替奈普酶在轻型卒中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过去二十年,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6月1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治疗创新药物与方法”入选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该研究成果实现了中国溶栓治疗的突破,
过去二十年,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6月1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治疗创新药物与方法”入选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该研究成果实现了中国溶栓治疗的突破,
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金标准,但治疗所带来的出血风险等安全性问题仍是临床上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对新型溶栓药物安全性的了解和监测至关重要,并且是提高溶栓治疗获益的关键环节。替奈普酶作为新型溶栓药物,依据指南推荐可作为阿替普酶的替代方案应用
你知道吗?在中国,每 12 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俗称 "脑中风"),每 21 秒就有一人因卒中离世。这种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 的疾病,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头号杀手。更严峻的是,我国居民终身患卒中的风险高达 39.3%,位居全球第
2015年至今,桥接取栓(静脉溶栓后取栓)与直接取栓治疗溶栓时间窗内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孰优孰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2023年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IRIS研究
5月21日,国家药监局 (NMPA)网站显示,勃林格殷格翰的替奈普酶(TNK-tPA,英文商品名Metalyse,中文商品名美通立)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缺血性卒中。